close

1. 評估個案使用電話、服藥、處理財物、上街購物、備餐、家務處理等能力,最常使用的評估工具為工具性日常活動功能量表(IADLs)

 

2. 國民長期照護需要調查結果發現,失能者平均全家人口數為4.58人,是指平均4-5人就要照顧一個失能者

 

3. 國民長期照護需要調查結果發現,失能者平均全家人口數為4.58人,是指

  1. 平均4-5人就要照顧一個失能者
  2. 失能人數占全國4.58%
  3. 失能的人加上他的家人,占我們全國人口總數的4.58%
  4. 以上皆非

 

4. 評估日常生活功能最常使用的評估工具為巴氏量表

 

5. 國民長期照護需求調查(2010年)定義為需要被支援的對象為何

  1. ADLs70分以上,但IADLs5項中有3項以上無法獨立完成或認知量表錯6題以上。
  2. ADLs60分以上,但IADLs5項中3項以上無法獨立完成或認知量表錯6題以上。
  3. ADLs50分以上,但IADLs5項中3項以上無法獨立完成或認知量表錯6題以上。
  4. ADLs40分以上,但IADLs5項中3項以上無法獨立完成或認知量表錯6題以上。

 

6. 國民長期照護需求調查(2010年)定義為需要被支援的對象ADLs70分以上,但IADLs 5項中3項以上無法獨立完成或認知量表錯6題以上。

 

7. 台灣老年人的定義為

  1. 55歲以上
  2. 60歲以上
  3. 65歲以上
  4. 70歲以上。

 

8. 隨著年齡越大失能的比率就越高,且男性失能需要照護的比率高於女性。

 

9. 評估個案使用電話、服藥、處理財物、上街購物、備餐、家務處理等能力,最常使用的評估工具為

  1. 巴氏量表
  2. 認知功能簡易篩選表(SPMSQ)
  3. 憂鬱量表
  4. 工具性日常活動功能量表(IADLs)

 

10. 長期照護的特性為照護服務需求取決在個案的癌症分級

 

11. 依國人平均壽命和疾病型態等變數推估,國人一生中的長期照護需求時間約為7.3年。

 

12. 用來評量個案長期照顧需求的指標包括個案日常生活功能、認知功能及工具性日常生活功能。

 

13. 長照保險多元評估量表可分為日常生活功能量表、工具性日常活動功能量表,溝通能力的評估、居家環境、家庭支持及社會支持的評估、主要照顧者的負荷程度以及認知功能、情緒及行為型態的評估。

 

14. 長期照顧需求評估項目,下列何者為非

  1. 需評估自我照顧能力
  2. 需評估認知功能
  3. 需評估主要照顧者
  4. 需評估是否為癌症個案

 

15. 評估是否有罹患癌症是長期照顧需求評估項目之一

 

16. 長照十年計劃中,長期照護需要的評估為何?

  1. 日常生活功能(ActivitiesofDailyLivings;ADLs)
  2. 工具性日常活動功能(InstrumentalActivitiesof-DailyLivings;IADLs)
  3. 痴呆或失智等級(ClinicDementiaRating;CDR)
  4. 以上皆是。

 

17. 判定長期照護個案的需求依據,以下描述何者較不適當?

  1. 個案自我照顧能力
  2. 個案干擾行為狀態
  3. 個案認知能力
  4. 個案疾病診斷

 

18. 長期照護需求者評估重點,以下為必需評估重點?

1.個案自我照顧功能
2.個案之認知能力
3.個案情緒及行為型態的評估
4.家庭親友及社會支持系統

  1. 1+2+3+4
  2. 1+2+3
  3. 1+2+4
  4. 1+3+4

 

19. 評估日常生活功能最常使用的評估工具為

  1. 巴氏量表
  2. 認知功能簡易篩選表(SPMSQ)
  3. 憂鬱量表
  4. 以上皆非

 

20. 長照十年計劃中定義為主要補助的原則為何?

  1. 有無家庭照顧者
  2. 疾病的嚴重度
  3. 日常活動功能需要協助
  4. 居家環境不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rina 的頭像
    Irina

    ◎ Irina ◎

    Ir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